2018
-
11
-
24
青海省地震局局长杨立明23日在西宁表示,该省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,全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明显提升,为有效化解地震灾害风险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。 当日,青海省举行地震科普大会。青海省是我国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之一,全省97.3%以上的地区处于VII度(0.10g)及VII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。2000年至今,青海省发生6级以上地震10次,其中2001年昆仑山口西8.1级地震,是60多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。 杨立明说,2015年12月1日,《青海省防震减灾条例》正式实施,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纳入法律,同时,一系列的文件和制度,从组织领导、统筹规划、管理实施等方面,规范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。 杨立明说,青海省开创性的建立了少数民族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,自2012年至今,青海省地震局联合省教育厅、省科协共认定青海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85所。 同时,创作了一批符合实际的科普作品。针对青海全省不同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、不同受众、不同需求,创作出了一批集科学性、权威性、趣味性、针对性于一体的防震减灾科普系列作品。 “未来,要创新防震减灾科普传播方式,强化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建设,加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创作,丰富防震减灾科普活动方式,整合防震减灾科普人才资源。”杨立明说。 青海省副省长匡湧说,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,重大工程快速建设和...
2018
-
11
-
23
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:11月22日16時48分在西藏那曲市雙湖縣發生4.1級地震,震源深度9千米,震中位於北緯33.60度,東經89.55度。 據中共雙湖縣委宣傳部長程恩偉介紹,經核查,地震發生在高原無人區,雙湖縣雅曲鄉下轄的雅尼曲隆村有輕微震感。目前全村隻有一戶居民在該村村委會居住,暫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。 11月4日,該縣境內也曾發生4.1級地震,震源深度9千米。包括22日的地震在內,今年以來,該縣已發生10次4.0級以上地震。 因人跡罕至,歷史上雙湖曾被稱為“無人區”。1976年2月,西藏設立雙湖辦事處,隸屬那曲地區行署(今那曲市)。1993年8月,西藏撤銷雙湖辦事處,設立尼瑪縣雙湖特別區,2012年設立雙湖縣。 雙湖縣所在的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中國平均海拔最高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,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,面積達29.8萬平方公裡,生活著藏野驢、藏羚羊、野牦牛等稀有野生動物。(完)
2018
-
11
-
21
华夏经纬网11月20日讯:据台湾《中时电子报》报道,台湾宜兰地区在20日凌晨0时31分左右发生有感地震,台北地区也感受到一阵剧烈摇晃。台“中央气象局”地震测报中心信息,震央位在宜兰近海,地震深度38.5公里,里氏规模4.6级。 据报道,各地最大震度,宜兰南澳4级、花莲和平有3级,宜兰市、桃园三光、台中梨山、台北市、新北市也都有2级。 网友也纷纷被震醒,在脸书上发地震文,“有地震?”、“觉得不只一秒”、“台北也超有感”。
2018
-
11
-
15
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,北京时间2018年11月15日1时10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(北纬34.00度,东经83.89度)发生4.2级地震,震源深度7千米。
2018
-
11
-
12
邓起东先生遗嘱的第一句话是“希望地质所越来越兴旺”。写到“兴旺”两字的时候,他已经不记得这两个字该怎么写了,女儿忍不住,说“爸爸,写不动就别写了。”而关于自己的财产、房产,邓起东一字未提。 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邓起东先生,因病于2018年11月6日23时22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,享年80岁。图片来着网络 文|新京报记者刘怡 “著作等身探究大地震成就一代宗师,青山踏破寻迹活断层撑开一片天地。”11月10日,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竹厅,素净的花圈旁,黑底白字的挽联悬挂。前来告别的人胸挂小白花,手捧白菊,排成了长长的队伍,一直延续到厅外广场上。 四天前,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发布讣告,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和地震地质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邓起东先生,因病于2018年11月6日23时22分在北京301医院逝世,享年80岁。 “学霸” 笑团团的一张脸,扁圆的鼻子上架着一副方框眼镜,左手有些不方便,常常微微弯曲着,一口湖南味道的普通话,夏天一件浅色衬衣、冬天一件黑色外套,再加一顶棕色的小礼帽——这是很多人记忆中对邓起东的印象。这位院士常侧着身子笑眯眯地向人挥手打招呼,说声“你好”。 1938年,邓起东出生于出生于湖南双峰。上世纪50年代中期,邓起东在湖南长沙读中学。一天,戴着眼镜的地理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图形,介绍着褶皱、断裂...